第575页
这种是没有演讲费用的,还要付给学校租用演讲厅的费用。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名气,怎么说我也是在剑桥演讲过的。 林子轩的名气还没有到那种学校主动邀请的地步,所以去演讲只能采用第二种方式。 他婉拒了这种提高知名度的计划,觉得真没必要。 倒不是说他放不下面子,大家都这么做,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学者同样如此,这是学术界的潜规则,不丢人。 林子轩觉得他的重心在影视行业,作家只算是副业,不需要下那么大的功夫。 心态不同,所以能够淡然处之。 张嘉绎从长安回到京城,来回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要到长安电影制片厂办理停薪留职的手续,还要安顿好家里人,和相熟的朋友聚聚,以后就要在京城长期生活了。 拍戏一旦忙起来,就顾不得回家,有些演员一年到头都在跑剧组。 对于演员来说,有戏拍是好事儿,没戏拍就麻烦了。 等他回到京城,《卧虎藏龙》选角黑幕的事件已经平息下来,十二月份是贺岁档期,影视公司为了宣传自家的电影,各出奇招。 没办法,贺岁档的竞争太激烈了。 他们从好梦和新映画公司的炒作中找到了灵感,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不忘抹黑对手。 这种方式一旦被大家接受,这个圈子就没有了规矩,或者说会形成新的规矩。 张嘉绎不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他在京城租了一间公寓,条件一般,但比那些住在地下室和大杂院的北漂强多了。 他和好梦公司签了合同,正式成为一名签约演员,接下来就是拍戏了。 林子轩让他等一等,不是说不给他安排戏拍,而是不到时候。 张嘉绎这时候接戏,片酬是按照二线演员来算,五六千块一集,等到《借枪》播出后,他的身价肯定上涨,上万一集都有可能。 林子轩这是为张嘉绎考虑,反正《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就要播出,不必急于一时。 《借枪》没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他们对谍战剧仍有顾虑,尤其是张嘉绎扮演的这个地下党有点不靠谱,只能在地方台首播。 如今的地方台基本上都是上星频道,面向全国观众,影响力越来越大。 张嘉绎明白林子轩是为他好,只是他真的很想演戏,带着这种心情,他等待着《借枪》在全国三家上星频道同时播出。 第四百九十二章 抢播 《借枪》中虽然没有大明星,都是二三线的演员,可打着《潜伏》原班人马制作的旗号还是引起了不少家电视台的关注。 而且,这是林子轩出任制片人的剧集。 就算这部电视剧无法复制《潜伏》的成功,但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 林子轩不可能砸自己的招牌,他经手制作的剧集,基本上都是精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前他们在自己省里闭门经营,和其他省的电视台关系不大,如今他们要争夺的是全国市场,制作更好的电视节目,播出更好看的电视剧,才能提高收视率。 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牵涉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电视剧这一块,对于精品剧集争夺的相当激烈,所以,《借枪》能在三个上星频道同时播出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看好这部谍战剧。 即便是三家电视台同时播出,也存在着竞争。 电视台往往采取删广告的做法,把《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删掉,和剧集无缝衔接。 甚至连电视剧的片头都剪掉,直接进入剧情,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比其他电视台更早播出,以此吸引观众。 这叫做抢播。 不过删掉广告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按照总局的规定,在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黄金档内,广告时间不能超过正剧时间的百分之二十。 要是广告时间比电视剧还长,那就违规了。 当然,地方电视台会打打擦边球,经常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但超出的不明显。 如果总局严查的话就改回来,不严查的话就这么继续下去,毕竟广告时间代表着收益。 这么算下来,电视台在每晚的黄金档广告时间有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删掉了《华国新闻》后面的广告,相当于损失了五分钟的广告收入。 这一来一去,损失至少是几百万。 电视台不会让这笔钱白白损失,他们心里有笔账,虽然撤掉广告要和广告商协商,会损失一大笔广告费,但这些广告收入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回来。 要是因此流失了观众,流失了收视率,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总局在抢播这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只要不是恶意抢播,就不算违规。 京城电视台在这方面比较坚持,他们会在天气预报和广告时段结束后,才播出电视剧。 “这是京城卫视的一贯做法,我们不参与这样的竞争,京城卫视依赖观众对于平台的忠诚度,而不是抢播这种无序的竞争手段。” 这是京城电视台的官方说法,其实他们是有苦难言。 电视台本身在京城,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要是做的太过分,总局分分钟下文件严查。 《借枪》在十二月中旬准时播出,导演和一众演员配合电视台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