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页
这是对音乐公司的反制措施。 节目组才是《华国之声》这档节目的主导者,只要和明星导师商量好,想淘汰谁非常的方便,留下两位是不想和音乐公司撕破脸面。 这么做对那三位被淘汰的女孩子公平么? 当然不公平,她们只是节目组和音乐公司之间博弈的牺牲品,但这就是现实。 林子轩不是那种要求绝对公平的人,只要能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就行了。 黄勃回到租住的房子里,他成为了明星导师的学员,却没有太过兴奋。 今天录制节目的时候,他在台下听了其他歌手的演唱,压力不小,有些人一听就是专业的唱法,和他这种野路子出身的不同。 他没有上过音乐院校,没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属于自学成才。 平时在酒吧里唱歌不觉得,一旦登上正规的舞台,专业和非专业的差距就相当明显。 这不是跑调不跑调的问题,而是对于声音的细微控制。 在京城,有些音乐学院的老师会在外边私下授课,收费不菲。 黄勃在考虑要不要去补补课,让老师指点指点,兴许就能走的更远,只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真的有用么? 这和临近考试再去翻书的学生有什么区别,他的唱法早已定型,想改不是那么容易的。 还是顺其自然吧! 黄勃是那种自来熟的性子,和谁都能谈得来,在歌厅里驻唱就需要这种性格,不拘束。 录制节目期间,他和身边的人闲聊,听说了那五名女孩子有三名被淘汰的事情,大家都当成小道消息传播,觉得没那么简单。 她们唱的还行,可就是没有明星导师转身,就那么被淘汰了。 这里面的水很深啊。 黄勃如此想着,在社会上混了这么些年,见惯了各种黑幕,倒不是特别的惊讶。 第五百三十七章 庆典 九月底,《大腕的葬礼》拍摄接近尾声。 好莱坞演员布莱恩科兰斯顿离开京城,返回美国,他的演艺合同到十月份结束。 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演员接戏拿片酬,如此而已。 除此之外,他对这个东方国家有了一些了解,学了几句不太熟练的中文,品尝了味道怪异的中餐,感受了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 只是走马观花一般,没有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 他希望影片能在北美上映,最好能够造成一定的影响,否则对他的演艺生涯帮助不大。 回到好莱坞,他还要继续在电视剧里出演配角。 “老布这个人还不错,就是爱较真儿,一直想把剧本搞明白,到最后我估计他还糊涂着呢,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太大了。”冯小刚评价道。 这是实话,华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外没有十几年功夫根本弄不明白。 简简单单一句话能有好几层意思,别说老外,就连华国人自己有时候也是一知半解,想要两三个月就懂难度太大。 文化差异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 “这说明咱们的剧本还不够直白,连好莱坞的演员都犯愁,那些美国观众就更别提了,咱们要有心理准备,这片子在美国够呛。”林子轩给冯小刚打预防针。 他知道冯小刚对《大腕的葬礼》抱有期待,但现实摆在眼前,不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以前没和好莱坞的演员合作过,这次合作让我琢磨过来了,这种文化差异不是用好莱坞演员出演就能弥补的,要真正在故事上下功夫才行。”冯小刚赞同道。 “就是这个理儿,你看啊,在默片时代,观众光看演员的表演就能知道意思,那时候可没有台词,台词的出现让电影变复杂了,真正的好电影要回归到本质,那就是好故事和演员的表演上来。”林子轩如此说道。 “吆,有阵子没见,林总的思想越来越深刻了。”冯小刚调侃道。 “这哪儿是我说的,前些天开了回研讨会,那些文艺理论家提出来的。”林子轩解释道。 就算明白原因,电影也不可能倒退回默片时代。 观众一旦习惯了有台词的电影,你拍一部没台词的片子,新鲜感有了,但票房一定不高。 台词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推动剧情的发展,观众看电影是抱着娱乐的心态,不想费脑子,电影中的人物就通过台词翻来覆去的解释给观众听。 台词越少越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当观众不在意台词的时候,就会专注于演员的表演。 所以爆米花电影大受欢迎,那些台词少、安静的片子关注的人不多。 “理论家就会空谈,拍电影哪有那么容易啊,写剧本、找资金、送去审查,没一样轻松,让他们拍一部试试,累死他们。”冯小刚没好气地说道。 冯小刚对那帮人没什么好感,他的片子经常被文艺理论家和影评人抨击。 “你觉得老布在表演上怎么样?”林子轩转移话题道。 “老布”是对布莱恩科兰斯顿的简称,就像称呼芭芭拉罗宾逊“老芭”一样,这是华国式的叫法,带着亲切的感觉。 “怎么说呢,以好莱坞三线演员的标准看,真的很不错了,我原本没抱什么期望,可老布这人特认真你知道么,他要是觉得不满意,会要求再来一遍,后来我问了,才知道人家也干过导演,有强迫症。”冯小刚回应道,“导演吧,就有追求完美的毛病,总觉得还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