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页
这个乱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要保持严肃性,不能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为了吸引读者毫无顾忌的挑战社会的价值底线和道德底线。 其中之一就是历史的虚无主义。 文学和历史分不开。 有些作家在创作中不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能理性地、公正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表现历史,任意践踏历史,随意评说历史,肆意消费历史,这都属于历史的虚无主义。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戏说,割裂和颠覆。 从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戏说历史剧就是例证,这类影视剧深受观众欢迎。 这种创作模式牵扯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两个方面。 有人说文学需要虚构,可以用假想的细节代替历史,这是艺术真实;也有人认为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要尊重历史,不能胡编乱造,这是历史真实。 说到底,是一个尺度把握的问题。 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随意抹黑,要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是虚无主义。 大多数传统作家在创作上保持了严肃性,看不惯哗众取宠的畅销书作家,不过在传统作家内部同样存在争议。 尺度该怎么把握?文学创作要放飞自由的翅膀还是要被条条框框束缚? 听着作家们的讨论,林子轩颇为头疼。 他更愿意做一些为作家争取权益的事情,而不是这种理论上的探讨。 不光是文学界,影视行业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电影和电视协会的内部会议上,影视公司老总、制片人和演员代表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集中在影视剧项目管理上的混乱、拖欠工资、盗版和高片酬等方面。 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之所以这两年爆发出来是因为打官司。 国内的电视剧制作一般采用承包制,制片人负责拉投资、拍戏和卖片子,他从最终的收益中获得提成。 一部戏从筹备到卖出去,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 这期间容易产生各种风险,制片人可能把资金转移走,搞短线投资,或者直接揣进自己的腰包。 又或者剧组出现重大事故,演员受伤,拍摄暂停等等。 这就是管理混乱。 以前碰到这种情况,往往是不了了之,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拍几部戏呢,如今大家的法制观念加强,打官司成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正因为打官司,让事情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反响较大的是刘晓庆公司下面的一名制片经理,状告刘晓庆拖欠他一千万的发行提成,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滋生了各种乱象。 还有演员的高片酬。 客观的说,相对于好莱坞和香港的演员,内地演员的片酬并不高,但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比,那就太高了。 一线演员拍部戏是普通百姓一辈子的收入。 林子轩清楚以后这种情况将愈演愈烈,演员一部戏拿上亿的片酬都很正常,想要制止高片酬的风气很难。 是市场催生了这股风气。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大量资金流入影视行业,导致市场繁荣,明星坐地起价,片酬上涨在意料之中。 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片酬就降不下来。 各家影视公司和明星,大家都是受益者,所以别看有制片人抱怨明星片酬高,实际上就是说说而已,圈内人都不太在意,有钱赚就好了。 在意的应该是那些没赚到钱的人。 由此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影视行业偷税漏税的现象,从演员的片酬去查演员的缴税状况,很容易找出漏洞。 影视公司的财务管理较为繁杂。 比如一部电视剧,从筹拍到收回成本,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是说卖出去电视台就会把钱打过来,电视台也会拖欠。 这让影视公司在瞒报收入,偷税漏税上有了空子可钻。 主要看税务部门愿不愿意查,一查一个准。 林子轩把重点放在了反盗版上,他准备联合一批重量级的导演和演员提出反盗版的议案,阐明盗版对于这个行业的危害。 希望引起上面的重视,在未来几年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 除了整理各方的意见,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文代会和作代会上,将选举产生新一届的领导机构,林子轩这次有机会进入华国作协的主席团,成为作协的领导人之一。 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 十二月初,好梦公司在京城举行了《小雪的大冒险》音像版权的拍卖会。 获得音像版权的公司拥有电影在大陆地区发行VCD和DVD等音像制品的权利,这属于正版影碟。 正版影碟在影片上映半个月后上市销售,不能影响电影的票房成绩。 经过几家音像公司的激烈竞拍,《小雪的大冒险》的音像版权被粤省一家公司以两千万人民币的价格拿到了五年的使用权。 创造了内地音像版权交易的纪录。 由于受到盗版的影响,内地音像版权这一块很难做的起来,正版的价格怎么样都不可能比盗版低,竞争不过盗版。 一部电影的音像版权大概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之间,商业片相对高一些。 音像公司之所以愿意出高价,一方面是《小雪的大冒险》投资高,名气大,他们认为值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