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好命苦呦。 朱氏下地转悠一大圈,也没翻着宋茯苓给大丫和大丫的面油,又不能抹芝麻油,只能拧开老太太抹头发的虱子油,抹手上些。 回头爬炕上又继续做宋茯苓的斗篷。 辣椒基地。 钱佩英并没有像朱氏想的那样闲着,把活都推出去。 她坐在火墙边,正笨笨咔咔给闺女明日里面穿的衣服,领口袖口,缝毛呢。 毛是狐狸毛。 是她在空间里羊绒大衣上拆下来的。 其实她古代的衣服,也有一件是带毛的,逃荒时一路带着,本来想拆来着,是宋福生劝她,说留个纪念吧。 那是古代的钱老爷子给买的。 给买的挺多,逃荒之前,就带出来这么一件,留着吧。 就这么的,拆的是空间里的羊绒大衣领子。 没舍得祸害貂皮,要不然她家都有貂毛。 她闺女都能穿带貂毛的衣裳去见小将军他三姐,都能戴她三金去,耳环项链大金镯子,别说三金了,脚链、钻石戒指,那都有。 可是,还是那句话,咱啥身份啊?眼下不成。 行啊,先狐狸毛对付吧。 就狐狸毛,宋茯苓都劝,别整那没用的,穿那个就能是高档人嘛?不能。 这里比现代讲究阶级多了,让人高不高看一眼,得看爹。 得她爹,先是高档人,然后她即便穿成要饭的,人家也能夸句是时尚。 她爹现在,就是个种辣椒的,就? 宋福生瞪眼,“你是在嫌弃我?” “没,没有。” “没有就别说那些没用的,来,跟我学。最起码的礼数要有。穿好衣服,给人规矩行礼,这都属于对人尊重。” 宋茯苓点头,好,一定认真学,你教吧。 只看宋福生捏着他粗糙的手指,两手搅在一起放在身侧,然后蹲了一下身,道:“农女宋茯苓,请大少奶奶安。” “噗。” “哈哈哈哈哈哈。” 娘俩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对着笑。 让你教,可没让你捏嗓子说话啊。 宋福生望着笑得似二傻子的娘俩,心累。 真跟她俩上不起火。 一点记忆也没有,完了他一点点教吧,还总笑话他。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卖牛奶(二更) 头发是桃花给梳的。 一套符合古代女孩子打扮的衣裳,宋茯苓也换上了。 转身间,钱佩英看着女儿就笑。 看着高兴啊。 这么点岁数不打扮,啥时候打扮。 甭管古代现代,在钱佩英看来,你等到了她这个岁数,穿啥效果也一般了。 女孩子的青春,一晃就过,有那条件,那就得美。不使劲美,过后会后悔。 她也下定决心,多做衣裳。 古代咋了,得让闺女衣服多多,照样美起来。会花钱多?钱不怕啊,有孩子她爹呢。 钱米寿跑进屋,看见姐姐也是一愣。 他眼中的姐姐,就从来没这样过。 打一照面,姐姐身上的衣服就永远是乱七八糟。逃荒不提,都脏乱差。可到了这里,姐姐也是裹得一层一层又一层。 “怎么啦?”宋茯苓问米寿。 米寿脱口而出,喃喃道:“好羡慕。” 宋茯苓以为弟弟会说好漂亮,嘴都咧开了等着夸奖,结果好羡慕是个什么鬼? 宋福生笑骂米寿:“你羡慕个啥,羡慕赶明也给你打扮成小闺女。” 听到三儿这么说,马老太望着米寿都露出了笑。 一堆娃子们喊:“胖丫姐姐真好看,胖丫姐姐最带劲。” 宋茯苓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登上了马车。 她也不道酒楼驾车的小二会怎么想。 她更不知道她爹是怎么想的:“你怎么上来啦?” “我不放心。” “不是说好的嘛,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走了,就剩我娘一人干活了。” “没事,还有你奶呢。” 宋福生不听那个,让赶车的赶紧走。 虽然昨日说好了,他不跟着去,但是商量好后,他都没睡好觉。 虽然也能猜到小将军他姐,不至于难为人,难为他们小老百姓干啥,但是?不行。 “我不露面,我露面好像咋回事似的,也不方便。我去见陈东家,俺俩就躲楼下唠嗑。你就假装我没跟着去。” 宋茯苓拿出纸笔和书,瞟她爹一眼,算了,愿意去就去吧。 然后赶车的小二,支起耳朵听一路,车厢里面却一直是在问:“这个字念什么,那个字念什么”,他是啥内部消息也没听着。 本来东家吃过甜头,就前个,这一家人在车里说的话,他们回去都汇报了。 今儿他也是带着任务的。 可? 怎么听着,这俩人不像是等会儿要见富贵人的样子,倒像是去见哪个教书的先生,怕被先生考似的。 没错,宋茯苓不仅利用宋福生在身边的机会,抓紧时间认字,而且她还在寻找识字窍门。 什么三小姐不三小姐的,什么齐府大少奶奶,从拿出书后,她就忘了。 宋茯苓先找出象形字。能象出形的都给圈出来。 接着用肢解字形的方式识字。能肢解完成后,还单念字的,她也三角打出来。 接着用部件识字法。 比如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加一笔念什么,减一笔念什么,换掉古字的偏旁又念什么。 一一请教宋福生,让她爹多教些。 最后用比较识字法。凡是长的像的,写上序号,列出组别,这样认字,不会记混。 别说赶车的小二听懵了,这在里面唠啥呢,就是宋福生都差点被闺女问懵,“等会儿,你能一下子记住这些嘛。不是着急的事,不?” 书递过去,“你考我。” 宋福生一噎。 “这个。” “清。” “这个。” “念鸡。”然后宋茯苓拿过书,小手一顿翻页点,还告诉她爹:“和鸡能组成的词,我都认识了。鸡块的块,鸡翅的翅,鸡柳,鸡排,鸡腿,鸡脖,鸡胸,鸡爪,鸡屁股。” 就在这时,小二喊,到了,宋茯苓才合上书。 不知为何,宋福生也松了口气。 一品轩酒楼,最好的雅间里。 大丫鬟碧萝打开了包间门,宋茯苓走了进来。 在该站的位置站好:“农女宋茯苓,请大少奶奶安。” 陆之婉闻言回眸。 多少年后,她都记得这一幕,她当年应该是意外的挑了下眉。 此时,陆之婉挑了下眉,本是侧身坐着,却因好奇而转过身。 她上下打量着宋茯苓。 “你今年多大了?” “我今年十三岁了。” 十三岁的农家女,见她没有手足无措,没有紧张,没有语无伦次。 一双大眼睛,黑眼仁格外的透亮。 让陆之婉十分怀疑,或许离近了,都能从这小姑娘的黑眼仁里寻到自个的影子。美目流盼,里面盛着笑意。 有些瘦,若是能再胖一些,都能想象得到,要是见的再是熟人,带着些狡黠,能比此刻更显娇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