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琐事
书迷正在阅读:我在深渊世界开医馆、超新星开局融合妖刀、我是全能艺人、天空灯塔、最后一百天、你失信了、不是!帝国大魔王怎么是恋爱脑、学渣太傅、我是血族,不是Alpha[穿书]、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晋王揣着两包热乎乎的糖炒板栗回去献殷勤。 然而在府里走着,就听见了刀剑之声。 晋王瞬时警惕,停下脚步细细辨认后才发现,声音好像是从隔壁崔家传来的。 崔家这是来了刺客? 这个位置,好像隔壁就是崔小球的院子吧。 因为嫣然总在这块和崔小球隔着院墙或者爬上墙头说话,所以晋王也知道了。 他悄无声息地跃上墙头,隔着梧桐树的枝桠,看到崔小球正在和武师傅练剑。 看他熟练的架势,出剑的快狠准,练了应该有一段时间。 武师傅劝他:您练了许久了,要不回去休息休息吧。 崔小球却不肯,沉声道:再来一会儿。 武师傅道:我怎么隐约听着,夫人似乎带着丫鬟来了? 没错,晋王也听到了脚步声。 崔小球立刻把剑交给他,道:不许泄露出去。你先离开,别让我娘看到! 是! 武师傅收了剑,步履匆匆地出去。 而崔小球,则快步回到了房间中。 片刻后,崔夫人果然带着丫鬟进来。 怎么还有雪?让人扣洒扫的婆子一个月月银!崔夫人不悦地道,但是声音压得很低。 丫鬟忙称是。 晋王本来想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停留了片刻。 崔夫人夸张的声音很快响起:我的儿,这是怎么了!这么多虚汗!来人,快去请老太爷来! 娘,不用,我没事,我就是有点不舒服 晋王心想,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还挺多。 原来,崔小球是偷偷练武的。 倒是个上进的孩子。 但是想要文武双全,路还远着。 晋王没有再多逗留,悄然回到了房间里。 唐竹筠还没睡,正坐在书桌前,咬着笔杆发呆。 看见晋王回来,她笑着道:薛烈找你喝酒,该不会是要把你灌醉打一顿吧! 你觉得,他打得过我吗?晋王把糖炒栗子掏出来放到桌上,同时往她面前的纸上瞥了一眼。 空空如也。 唐竹筠看到糖炒栗子,其实并不太想吃,嫌弃有点甜。 但是她还是拿起了一个。 只是晋王已经看穿了,怎么,还不想吃甜的? 唐竹筠点点头。 晋王叹气:看起来,又是个儿子。 要是女儿,怎么能不喜欢甜甜的东西呢? 唐竹筠:那可不一定,是我吃又不是他吃。 看起来晋王贼心不死,还惦记着闺女呢! 重女轻男,这也是病,得治。 晋王捏了几个板栗,把板栗仁送到她面前。 唐竹筠:你吃,我看着就行。 晋王一边吃着板栗,一边把薛烈的请求说了。 你斟酌斟酌,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答应他。 唐竹筠一脸莫名其妙:为什么是我斟酌考虑? 难道晋王不应该从大局出发,考虑辽东需不需要人,薛烈能不能胜任吗? 更多的,是你和二舅母的关系。晋王揉揉她头顶。 唐竹筠:你没洗手! 晋王:我擦了。 唐竹筠瞪了他一眼,托腮转着笔道:要不答应他吧。他自己也说了,二舅母也希望他建功立业 不管目的是什么,过程是建功立业,邓氏应该就高兴。 至于婚事以后再说。 晋王点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那我明日让人给他个回话。 他转而又问唐竹筠:半夜不睡觉,在这里写什么? 唐竹筠没好气地道:无字天书! 晋王: 我在想妞妞的病情,想想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子。 前世她们对西医,抗生素那些习以为常,现在没有,真的很不适应。 尤其对抗炎症的时候,没有抗生素,真是像钻木取火一样难。 唐竹筠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到更好的方子。 晋王道:没有你,连现在的样子也没有。所以阿筠,不要苛责自己,你做得已经很好了。 唐竹筠道:也不是苛责自己,就是想更好。不想了,洗漱睡觉! 这些事情,欲速则不达,她还得慢慢摸索。 再一次贪得无厌地问一句穿越大神,给个空间难不难? 第二天,南星又来了,问唐竹筠在酒楼遇刺的事情。 娘娘,王爷说了,到底是不是宗衡策划的吗? 唐竹筠一拍脑袋:我忘了问,王爷也没提。 秀儿一边拿抹布蹭着桌子一边道:您说您心多大,您不想着这事,想什么呢! 唐竹筠:想药方。 想都不用想,秀儿道,肯定是宗衡干的。就是仗着现在,他还有用,所以还让他嚣张。 唐竹筠笑道:你看,道理你也懂,还絮叨。 奴婢就是觉得心里不爽。秀儿嘟囔道,要说这事,还是裴深做得好。就对那王春秋和乔庚,像切白菜似的,干脆利落,永绝后患。 晋王若是在,肯定喊冤。 明明他万事俱备,结果出来裴深这个摘桃子的程咬金,真是要被活活气死。 南星道:他现在也不行了。 啊?秀儿睁大眼睛,啃不了萝卜了? 这萝卜,有点糠啊! 太不经用了。 南星:我昨晚本来打算去把宗衡结果了,但是他死活不让。 所以秀儿说他干脆利落,裴深现在应该有愧。 男人,影响了她拔刀的速度。 秀儿:我发现了,这男人,只要一成亲,就开始变得婆婆妈妈,哼! 唐竹筠:所以,到底谁影响了谁拔刀的速度? 南星道:你是想宋景阳了。 唐竹筠:???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结论的? 结果她却发现,秀儿的眼眶竟然微红了。 不是昨日才收到他的信吗?唐竹筠故作轻松地道。 嗯,秀儿道,吃得饱穿得暖,都挺好。就是过年不能回来,有点惨。 这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年,不能在一处,总是有些难受的。 不过也没事,秀儿抬起头,再熬两年,一切都好了。 唐竹筠也希望如此,但是心里却想,两年,足够吗? 她已经做好了在边关待个五六七年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