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书迷正在阅读:从斗罗开始以德服人、我以诗词制卡,成超神星卡师、白晓娴霍蔺启、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我师兄五行缺德、屠戮苍穹、唐竹筠晋王小说、傅景琛时九念的重生小说、苏卿卿容阙沈烨的小说、被读心后师尊带我改命
安乐皱了皱眉头,却也是什么都没说,自个儿去忙活他自己的事情了。 忙活完那些杂务,顾旦坐在自己的案桌后,手里拿着的笔端沾染着的墨汁几乎都要凝固了,也没见他手腕动一动。 安乐已经上了床榻,正在闭目静修,完全没有注意他这边厢的动静。 许久以后,顾旦摇摇头,拿着的毛笔随手腕转动,在面前平铺的书纸上留下两个文字。 春秋。 人各有各的烦恼与忧虑,他有,孟彰也有,甚至王绅、谢礼、庾筱这些人也有。而到最后,也都需要他们自己走过去。 别人可以帮,却不能替。 而现如今,他是受着孟彰小郎君恩惠的那一个,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显然也追不上小郎君的脚步,将这些恩惠报还过去。 就他本人来说,他其实也不希望这样的机会出现。 因为那并不代表着他能够报还恩惠,了结几分因果,它只意味着孟彰小郎君沦落到了某种艰难的处境。 与其让他自己拥有那样报还的机会,顾旦更宁愿自己一直这样欠着孟彰小郎君。 何况,没有那样的报还机会,也不就是说他要一直赖着这些恩情。 但首先,他需要加重自己在所有人心目中的份量。 他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太学书童。 现在这样的天下时局,恰正是一个机会。 顾旦野心不大,更不愿意因为这样的野心将孟彰给拖下浑水里去,所以他几经思量以后,目光落在太学上。 第174章 不错,就是太学。 太学一直在极力维持着己身的中立,也想要保持己身的清正。正正好,孟彰小郎君似乎也无意趟入外间的那些浑水里去。 所以太学该是孟彰小郎君的第一选择。 他想要能帮得上忙,就必得要将自己也留在太学学府里。 《春秋》是史册。其中记载着自周王朝至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现下阳世、阴世两方天地虽显出了乱象的征兆,日后显然也必定会爆发纷乱,但是这个世道再乱,还能乱得过春秋年间? 现如今皇族各支、各家世族望族相互间纷争不断,明里暗里地出手,可是世家望族再纷争,又如何能多得过春秋年间那大大小小的贵族? 只要真正吃透了《春秋》,那他在这世道里基本也就稳了。只要运气不是太差,他该是能活到最后的。 顾旦抬头,扫了一眼案前灯烛。 灯烛烛火猛地一跳,光影摇曳之间,忽然显出一丝阴影来。 少顷,顾旦自己也无声笑了起来。 好吧,他还得承认,对于他来说,遍数整个帝都洛阳,大抵还真就只有太学愿意接纳他,给予他同他学识、能力相匹配的待遇。 顾旦有此明确的认知,太学祭酒、张学监、罗学监等太学的先生们要是知道了,该是会很高兴的。 他们对生员的用心与照顾,是被生员看在心里的,并认真地放在人生第一选项上的。 不过这个时候,罗学监倒也没有来得及在意这样的事情,他此刻正坐在张学监的案桌前,将一份申请递了上去。 张学监接过来扫了一眼,失笑问道:你这是,终于将早准备好的那份符牌给送出去了? 罗学监道:都看了这么一段时间了,也是该送出去了的。 张学监再带笑看他一眼,随手拿过侧旁的印章在面前的文书上按下。 可以了。张学监将文书交还回去,想了想,却是又问道,是今日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这就想通了? 罗学监就将今日里童子学学舍里发生的事情都给张学监说了一遍,然后道:我看孟彰是真的对與图很有些兴趣,便直接拿给他了。 顿了顿后,罗学监笑道:孟彰本身出身安阳孟氏,后头又跟着诸位阴神,旁的都还好说,似與图这样的相关文书资料,孟彰他该是不会缺的。 错失了今日的这一个机会,我还真怕我手里的这一枚童子学小藏书楼出入符牌没那么值钱了。 张学监一时也沉默下来。 便是他确信童子学那小藏书楼里的藏书也有足够的价值,张学监也不敢保证说那里面的藏书对于孟彰是有多么的珍贵多么的难寻。 毕竟,站在孟彰这小郎君背后的,可是还有那一众阴神。 阴神由阴世天地诞育,与阴世天地道则法理相契,比起他们这些阴灵来,阴神才是阴世天地里真正的主人。 他们对阴世天地的與图认知与了解,是发自天然的,是深入到神魂里面的。 他们这些外人通过种种手段梳理总结出来的所谓與图学识,还真就未必能够及得上那些阴神。 童子学小藏书楼里的藏书价值不够,不是还有太学的藏书楼么? 罗学监听得张学监这话,默默地、默默地抬眼看了看他。 太学藏书楼里的藏书内容倒是足够丰富足够宝贵了,但也未必就能够及得上人家诸位阴神与生俱来的认知与体悟,更何况 太学藏书楼里的藏书就只是摆在那里而已啊,真想要得到太学藏书楼的阅读权限乃至借书权限,可不那么容易? 张学监自若地别开目光,同时还很自然地将话题给带了回来。